(圖片借用)
(2023年 一起渴慕親近神)
1/24忠勇靈修 哥林多前書第8章
■靈修筆記
一、現況/挑戰
A.兩種獻祭:獻祭給神明是當時生活的一部份,可分為私人獻祭或公眾獻祭。
B.私人獻祭:獻祭後,祭物分三份,一份焚燒獻祭、一份給異教祭司、另一份留給獻祭的人。
C.公眾獻祭:獻祭後,祭司取應得之分,並開始於市場販售。
D.擺設筵席:獻祭後,主人往往會在家,或在廟裡擺設筵席。信徒去不去?吃不吃?是難題,並引發爭議。
E.兩派觀點:一是嚴守聖潔律法,禁戒祭偶像之物(徒15:29),不吃祭肉,避免撒但伺機進入/毀壞心靈。另一觀點,當時市場上的肉品都已獻過祭,難以分辨,況且當時信徒多為低下階層(林前1:26),參加廟會慶典可能是吃肉的難得機會。
F.保羅觀點:保羅強調「因信基督稱義…沒有一人因行律法稱義」(加2:16),他不用律法解決爭議,乃從愛心著手(1)。
二、知識/愛心(1-3)
A.自高自大:「論到祭偶像之物,我們曉得我們都有知識,但知識是叫人自高自大…」(1),對於是否能吃祭偶像之物,看來哥林多教會已有看法-就是律法觀點,禁戒祭偶像之物。
B.關心重點:「…惟有愛心能造就人」(1),哥林多教會關心物/祭偶像之物;保羅關心人/是否能造就人。
C.知或不知:「若有人以為自己知道甚麼,按他所當知道的,他仍是不知道」(2),知識/金錢/權力使人驕傲自大,失去敬畏的心,逐漸遠離上帝。(難道保羅輕看知識嗎?)
D.知識v.s.愛心:「但知識是叫人自高自大,惟有愛心能造就人」(1),知識帶來力量/成就/權力,人心驕傲,高抬自己,走向墮落,不歸榮耀給上帝;而愛心卻能造就/建造生命,與神的心意相同。
E.誰真愛神?「若有人愛上帝,這人乃是上帝所知道的」(3),自高自大/以為都知道/是高舉抬自己;柔和謙卑/愛心造就人/是真愛神。神鑒察人心,祂都明瞭。
三、真神/假神(4-6)
A.切勿多慮:「論到吃祭偶像之物,我們知道偶像在世上算不得甚麼」(4),不要過度擔心偶像,以為吃過拜偶像之物,會帶來污穢/遭其控制,被上帝懲罰。
B.獨一真神:「…也知道上帝只有一位,再沒有別的上帝」(4),真神只有一位,其他都是假神偶像。
C.滿天神佛:「雖有稱為神的,或在天,或在地,就如那許多的神,許多的主」(5),偶像人造,真神造人。偶像都是假的/死的/人造的,亂七八糟滿天神佛,拜偶像/倚靠偶像都是愚昧至極的。
D.本源/歸宿:「然而我們只有一位上帝,就是父-萬物都本於祂;我們也歸於祂…」(6),神是我們在天上的父親,祂是萬物的根源,也是將來永遠的歸宿。
E.創造萬有:「…並有一位主,就是耶穌基督-萬物都是藉着祂有的;我們也是藉着祂有的」(6),天下萬物和人類,都是藉主耶穌基督受造而有。
四、除舊更新(7-8)
A.觀念錯誤:「但人不都有這等知識」(7),知道有上帝,卻不認識上帝的權能;竟因內心恐懼、環境壓力,偏信虛無偶像的能力。
B.老舊思維:「有人到如今因拜慣了偶像,就以為所吃的是祭偶像之物」(7),信主前拜偶像,信主後觀念為更新改變,認為吃祭肉=吃偶像之物=把偶像吃進體內/擔心必會受其控制。(偶像不是死的嗎?怎麼又活了呢?)
C.良心軟弱:「他們的良心既然軟弱,也就污穢了」(7),內心擔憂/掛慮/煩惱,良心不安,心被污穢。
D.無關吃喝:「其實食物不能叫上帝看中我們,因為我們不吃也無損,吃也無益」(8),神是否看中、喜悅我們,並非因我們吃喝何物。
五、行事準則(9-13)
A.謹慎行事:「是你們要謹慎,恐怕你們這自由竟成了那軟弱人的絆腳石」(9),「你們要謹慎行事,不要像愚昧人,當像智慧人」(弗5:15)。
B.勿絆倒人:「恐怕你們這自由竟成了那軟弱人的絆腳石」(9),信主之人,在基督裡是寬廣自由的。即便如此,也須用愛心的準則(1),為人處身設想,避免絆跌人。
C.將心比心:「若有人見你這有知識的,在偶像的廟裏坐席,這人的良心若是軟弱,豈不放膽去吃那祭偶像之物嗎?」(10),務必尊重/體諒,先考慮到他人的感受。
D.正/負影響:「因此,基督為他死的那軟弱弟兄,也就因你的知識沉淪了」(11),錯誤與驕傲的知識,使人受累沉淪;在愛裡謙卑尊重,才能建造生命。(讓你的生命帶出正面、積極的影響力!)
E.得罪基督:「你們這樣得罪弟兄們,傷了他們軟弱的良心,就是得罪基督」(12),我們的驕傲/堅持/自以為是,是傷害主內弟兄(即便他信心軟弱),就是得罪…「基督」(很重的一句話!)。別忘了基督也為他受死(11)。
F.體會主心:「所以,食物若叫我弟兄跌倒,我就永遠不吃肉,免得叫我弟兄跌倒了」(13),主真正最在乎的是「人」,不是祭物。我們在基督裡有自由選擇,但求主讓我們「盡可能」不讓信心軟弱者跌倒。
(2023年 一起渴慕親近神)
1/24忠勇靈修 哥林多前書第8章
■靈修筆記
一、現況/挑戰
A.兩種獻祭:獻祭給神明是當時生活的一部份,可分為私人獻祭或公眾獻祭。
B.私人獻祭:獻祭後,祭物分三份,一份焚燒獻祭、一份給異教祭司、另一份留給獻祭的人。
C.公眾獻祭:獻祭後,祭司取應得之分,並開始於市場販售。
D.擺設筵席:獻祭後,主人往往會在家,或在廟裡擺設筵席。信徒去不去?吃不吃?是難題,並引發爭議。
E.兩派觀點:一是嚴守聖潔律法,禁戒祭偶像之物(徒15:29),不吃祭肉,避免撒但伺機進入/毀壞心靈。另一觀點,當時市場上的肉品都已獻過祭,難以分辨,況且當時信徒多為低下階層(林前1:26),參加廟會慶典可能是吃肉的難得機會。
F.保羅觀點:保羅強調「因信基督稱義…沒有一人因行律法稱義」(加2:16),他不用律法解決爭議,乃從愛心著手(1)。
B.關心重點:「…惟有愛心能造就人」(1),哥林多教會關心物/祭偶像之物;保羅關心人/是否能造就人。
C.知或不知:「若有人以為自己知道甚麼,按他所當知道的,他仍是不知道」(2),知識/金錢/權力使人驕傲自大,失去敬畏的心,逐漸遠離上帝。(難道保羅輕看知識嗎?)
E.誰真愛神?「若有人愛上帝,這人乃是上帝所知道的」(3),自高自大/以為都知道/是高舉抬自己;柔和謙卑/愛心造就人/是真愛神。神鑒察人心,祂都明瞭。
B.獨一真神:「…也知道上帝只有一位,再沒有別的上帝」(4),真神只有一位,其他都是假神偶像。
C.滿天神佛:「雖有稱為神的,或在天,或在地,就如那許多的神,許多的主」(5),偶像人造,真神造人。偶像都是假的/死的/人造的,亂七八糟滿天神佛,拜偶像/倚靠偶像都是愚昧至極的。
D.本源/歸宿:「然而我們只有一位上帝,就是父-萬物都本於祂;我們也歸於祂…」(6),神是我們在天上的父親,祂是萬物的根源,也是將來永遠的歸宿。
E.創造萬有:「…並有一位主,就是耶穌基督-萬物都是藉着祂有的;我們也是藉着祂有的」(6),天下萬物和人類,都是藉主耶穌基督受造而有。
B.老舊思維:「有人到如今因拜慣了偶像,就以為所吃的是祭偶像之物」(7),信主前拜偶像,信主後觀念為更新改變,認為吃祭肉=吃偶像之物=把偶像吃進體內/擔心必會受其控制。(偶像不是死的嗎?怎麼又活了呢?)
D.無關吃喝:「其實食物不能叫上帝看中我們,因為我們不吃也無損,吃也無益」(8),神是否看中、喜悅我們,並非因我們吃喝何物。
B.勿絆倒人:「恐怕你們這自由竟成了那軟弱人的絆腳石」(9),信主之人,在基督裡是寬廣自由的。即便如此,也須用愛心的準則(1),為人處身設想,避免絆跌人。
C.將心比心:「若有人見你這有知識的,在偶像的廟裏坐席,這人的良心若是軟弱,豈不放膽去吃那祭偶像之物嗎?」(10),務必尊重/體諒,先考慮到他人的感受。
D.正/負影響:「因此,基督為他死的那軟弱弟兄,也就因你的知識沉淪了」(11),錯誤與驕傲的知識,使人受累沉淪;在愛裡謙卑尊重,才能建造生命。(讓你的生命帶出正面、積極的影響力!)
F.體會主心:「所以,食物若叫我弟兄跌倒,我就永遠不吃肉,免得叫我弟兄跌倒了」(13),主真正最在乎的是「人」,不是祭物。我們在基督裡有自由選擇,但求主讓我們「盡可能」不讓信心軟弱者跌倒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