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2020年 一起渴慕親近神) (圖片借用)
11/15忠勇靈修 列王紀上第20章
■靈修筆記
1. 面對危機
A. 焦點轉向:由對內(內政及宗教),轉向對外(軍事和外交)。
B. 圍攻都城:亞蘭王便哈達二世,率32王(城邦領袖)及聯軍,圍攻撒馬利亞(1)。
C. 三次戰爭:亞蘭王便哈達二世與亞哈,有三次戰爭:
1.王上20:1-22 亞蘭聯軍包圍撒馬利亞,以色列出城攻打車馬,擊敗亞蘭。
2.王上20:23-34 亞蘭大軍攻打亞弗,以色列擊殺十萬、城塌壓死27000人。
3.王上22:1-38 北國亞哈聯合南國約沙法,在基列拉末攻打亞蘭,以色列戰敗,亞哈戰死。
D. 歷史淵源:他父親便哈達一世多年前曾被亞撒收買,去攻打以色列王巴沙(王上15:18-20)。
A. 第一次談判(2-4):
-- 亞蘭無理要求:亞蘭聯軍遣使進城要求「金銀都要歸我,你妻子兒女中最美的也要歸我」(2-3)。
-- 亞哈屈從接受:「我主我王啊!可以依著你的話,我與我所有的都歸你」(4),避免首都被毀。
B. 第二次談判(5-6):
-- 亞蘭囂張跋扈:沒想到這麼輕易就答應,後悔開的條件不够大。進而要求進每家搜刮搶奪(5-6)。
-- 徵詢長老建議:領袖意見一致,拒絕無理要求,凝聚同心一起抗敵(7-8)。
-- 亞哈告知决定:請使者回復便哈達,不能接受無理要求(9)。
A. 驕傲誇大:表示亞蘭聯軍每人捧一把泥土,就能把撒瑪利亞夷爲平地,非常無理囂張(10)。
B. 談判破裂:亞哈豁出去了,回覆「才頂盔貫甲的,休要像摘盔卸甲的誇口」(11)。剛開始打仗的人,不要過早誇口勝利。鹿死誰手,勝敗難料!
C. 準備攻城:便哈達二世和諸王正在飲酒作樂,一聽到亞哈的回復,就準備攻城(12)。
A. 神透過先知告訴亞哈,預言必定勝利,目的:「你就知道我是耶和華」(13)。
B. 神主動施行拯救,非因亞哈的敬虔,而是神的憐憫(13)。
C. 亞哈詢問該怎麽做?先知指出要亞哈親自率領,並要用跟從省長的少年人(14)。
D. 亞哈數點(徵召):232名青年人(省長招募先鋒突擊隊),另有士兵7000人,共7232人(15)。
A. 以色列軍中午進行突襲,亞蘭聯軍卻毫無顧忌地吃飯喝酒(16)。
B. 因出城的突擊隊232人實在太少,以致亞蘭軍無法確定其意圖(17-18)。
C. 便哈達下令無論是要談和或打仗,都要先活抓他們(18)。(輕敵,口氣挺大)
E. 亞蘭聯軍失敗,便哈達敗逃(20),隨後,亞哈王出城攻打,收拾殘局,享受戰果(21)。
F. 先知預告:超前部署,預作準備,小心防範,不可自大,因明年亞蘭王必會捲土重來(22)。
G. 先知再提醒,豈不也讓亞哈再次思想神拯救的恩典。這會讓亞哈感激?認罪悔改?專心依靠神?
A. 無知的山神說:亞蘭王的臣僕認為以色列的神是山神,第一次戰役在山地進行,占盡上風,贏得勝利(23)。
B. 臣僕研議必勝策略,有三項建議:
--決戰地點:改在平原,可發揮戰車優勢(23、25)。
--戰力重組:不讓32王參戰(無法凝聚向心),改派軍長(嫡系正規軍)代替(24)。
--增補軍力:人補人、馬補馬、車補車(25)。(29-30至少十多萬軍力)
A. 時間:「次年」(26),
B. 地點:「亞弗」(26),在加利利海以東。
C. 軍力:以色列人「好像兩小群山羊羔」,亞蘭人却「滿了地面」,差距懸殊(27)。
D. 預言:神人預言「我必將這一大群人都交在你手中,你們就知道我是耶和華」(28)。
E. 戰況:以色列殺亞蘭步兵10萬、亞弗城墻倒塌壓死27,000人,連便哈達二世也逃入城中躲藏(29-30)。
A. 國王受困: 城牆倒塌,亞蘭王便哈達二世躲藏城中密室(30)。
B. 臣僕獻策:聽說亞哈仁慈,建議「腰束麻布,頭套繩索,出去投降」或能保命(31)。
C. 寬待饒恕:臣僕代王求情,探亞哈口氣,沒想到亞哈寬待饒恕說「他還活著嗎?他是我的兄弟」(32)。
D. 無知上當:亞被騙哈上當,還與仇敵稱兄道弟(33)。(同事一國之君,地位相同)
F. 此份和約維持了三年(王上22:1)。
A. 先知門徒「奉耶和華的命」要同伴打傷他,卻被「好意」拒絕(35)。(好意,卻違背神命)
C. 受審判之因:「不聽從耶和華的話」(36)。
D. 先知門徒請人打傷自己,那人順服遵命照辦,沒事(37)。
E. 明白神的旨意,全然順服為首要,神的命令擺優先。
A. 先知門徒演這齣戲,是要引導亞哈判定自己的罪(38-40)。(像拿單責備大衛一樣,撒下12:5-6)
C. 看來,亞哈應該知道要除去便哈達二世,卻因私心利益留他活命誤事。
D. 亞哈「悶悶不樂」,不高興「氣憤」地回宮(43)。
神阿,您是我的堅固保障,求您用施恩的手,保守我脫離危難。奉主耶穌的名求,阿門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