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-03-27

3/27 耶利米書第40章 靈修筆記

 

2022  一起渴慕親近神)
3/27忠勇靈修  耶利米書第40
靈修筆記
一、兩度釋放(1)
A.城破被擄:主前586年,耶路撒冷被攻陷,城市殘破不堪,多人被擄,準備帶往巴比倫(1)
B.先知入列:耶利米原先從護衛兵院被釋放,交給省長基大利後,「住在民中」(39:14)。或因情勢混亂,先知竟與百姓一起被擄(1)
C.途經拉瑪:大隊人馬來到耶路撒冷以北八公里的拉瑪,耶利米也在其中,準備送往巴比倫(1)
D.釋耶利米:「護衛長尼布撒拉旦將他從拉瑪釋放」(1),護衛長認得先知,再次將他釋放,乃按尼布甲尼撒王的吩咐(39:11-12)
 
二、猶大亡國(2-3)
A.現實角度:因猶大背叛,遭巴比倫入侵、殺燒擄掠,最後亡國。
B.屬靈角度:因神的子民得罪神、不聽神的話,所以上帝降禍毀滅臨到(2-3)
C.誰說的話?敵方將領-護衛長尼布撒拉旦引用耶利米曾說過的話。
 
三、自由選擇(4-5)
A.去巴比倫?「你若看與我同往巴比倫去好,就可以去,我必厚待你」(4),的確,耶利米言論被視為親巴比倫派,若去巴比倫,必獲禮遇。
B.留在本地?「你若看與我同往巴比倫去不好,就不必去」(4),尊重先知,不予為難。
C.任君選擇:「看哪,全地在你面前,你以為哪裏美好,哪裏合宜,只管上那裏去吧」(4)
D.心中尋求:「耶利米還沒有回去」(5),回去或作「回答」,心中禱告尋求。
 
四、選擇上帝(5-6)
A.護衛長說:建議「你可以回到基大利那裏去住在民中」(5)(巴比倫王立基大利作猶大省長)
B.並不勉強:「不然,你看哪裏合宜就可以上那裏去」(5),完全尊重先知(敵方/被擄者)的決定。
C.護衛長贈:「於是護衛長送他糧食和禮物,釋放他去了」(5),十分禮遇。
D.做出決定:「耶利米就到米斯巴見亞希甘的兒子基大利,在他那裏住在境內剩下的民中」(6)
E.選擇上帝:耶利米不隨從慾望(活命/官位/利益)選擇,也不看人的眼光(賣國賊?忠臣?),他乃是跟隨心中上帝的旨意而行。
 
五、傀儡省長(7)
A.納為一省:主前586年,猶大亡國,淪為巴比倫的一個省份。基大利被立爲省長(57)
B.家庭背景:祖父沙番,曾任約西亞王的書記,辦理修殿、宣讀律法書(王下22:3-10)。父親亞希甘,協助約西亞進行宗教改革(王下22:12-14),並在耶利米受逼迫時給予保護(26:24)
C.總部位置:耶路撒冷殘破,首府設於耶城以北十幾公里的米斯巴(681013)
D.國內光景:「並將沒有擄到巴比倫的男人、婦女、孩童,和境內極窮的人全交給他」(7)。管理最窮困的百姓,使他們耕種、修理葡萄園(39:10,王下25:12)
 
六、游擊部隊(7-8)
A.殘餘部隊:「在田野的一切軍長和屬他們的人都到米斯巴見基大利」(7-8),巴比倫未完全除滅,轉為各地的游擊部隊。
B.反巴份子:反巴比倫的主要份子為眾軍長-以實瑪利,和約哈難、約拿單、西萊雅、以斐的眾子、耶撒尼亞和屬他們的人(8)
C.Why釋先知?護衛長尼布撒拉但釋放耶利米、建議留在猶大,似乎更可協助基大利穩定軍心。
 
七、危機/考驗
A.什麼都缺:耶路撒冷被毀、領袖/專才陸續被擄,人心惶惶、四處逃亡;缺資源,更缺人才。
B.聽命行事:基大利非大衛的後裔,乃巴比倫王扶植的傀儡政權,凡事受制聽命於巴比倫王。
C.不被信任:因是巴比倫王設立,臨危授命,並不被百姓信任接納。
D.局勢動盪:經歷兵慌馬亂,局勢動盪不穩,內部危機,隨時風雲可能再起。
 
八、精神喊話(9-10)
A.精神喊話:「基大利向他們和屬他們的人起誓說:不要怕服事迦勒底人,只管住在這地」(9),為穩定軍心。
B.給出承諾:「只管住在這地,服事巴比倫王,就可以得福」(9),應許平安無禍、安定生活。
C.表明立場:「至於我,我要住在米斯巴,伺候那到我們這裏來的迦勒底人」(10),接受現實,服事異族,暫保大夥周全。
D.安居勿躁:「只是你們當積蓄酒、油,和夏天的果子,收在器皿裏,住在你們所佔的城邑中」(10),希望他們安份守己、卸甲歸田,大家得以平靜安寧。
 
九、達到果效(11-12)
A.四處逃難:「在摩押地和亞捫人中,在以東地和各國的一切猶大人」(11),當巴比倫軍入侵猶大時,有不少人逃難到摩押、亞捫、以東和各國去(11)
B.看見希望:「聽見巴比倫王留下些猶大人,並立基大利管理他們」(11),看到些許希望。
C.難民回歸:「這一切猶大人就從所趕到的各處回來」(12),過去顛沛流離於異鄉,現在存著盼望回到猶大。
D.安居樂業:「又積蓄了許多的酒,並夏天的果子」(12),希望從事生產,暫時恢復平靜的生活。
 
十、危機來到(13-16)
A.密告危機:「約哈難和在田野的一切軍長來到米斯巴見基大利」(13),密告將被暗殺的危機(14)
B.主謀份子:「亞捫人的王巴利斯打發以實瑪利來要你的命」(14),或因其為王族(41:1),心生不滿,又被亞捫利用。
C.不肯相信:「亞希甘的兒子基大利卻不信他們的話」(14),寬宏?不夠謹慎。
D.請求授權:約哈難請求基大利允許刺殺首謀以實瑪利,免得動盪再起、導致巴比倫報復,使「剩下的人都滅亡」(15)
E.不可刺殺:基大利說「你不可行這事,你所論以實瑪利的話是假的」(16),不願相信,更不同意先下手為強,暗殺以實瑪利。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