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徒行傳第15章1-11節】
一、割禮v.s.得救?(1)
A.何方神聖?「有幾個人從猶太下來,教訓弟兄們說…」(1),應該是來自耶路撒冷,持傳統立場-來要求/責備。
B.強調何事?「教訓弟兄們說:你們若不按摩西的規條受割禮,不能得救」(1),強調外邦人必須受割禮才能得救。
C.割禮記號:神與亞伯拉罕立約,以割禮為憑據。出埃及時,割禮是必遵守的律法,並以此為神子民的記號。甚至產生優越感,鄙視外邦人。
D.割禮v.s.得救:保羅傳福音給外邦人,並未要求他們受割禮、遵守律法而得救。
二、尋求解決(2-4)
A.教義爭辯:「保羅、巴拿巴與他們大大地紛爭辯論」(2),他們的教訓未經使徒同意,並非教會的最高/最後決議(24)。保羅不反對猶太人受割禮,但他無法接受將這項猶太傳統強加在外邦人身上。
B.尋求解決:「眾門徒就定規,叫保羅、巴拿巴和本會中幾個人,為所辯論的,上耶路撒冷去見使徒和長老」(2),順服權柄,按規定行事,尋求和睦解決紛爭。
C.都為福音:「於是教會送他們起行。他們經過腓尼基、撒馬利亞,隨處傳說外邦人歸主的事,叫眾弟兄都甚歡喜」(3),走到哪裡都不忘傳福音作見證。
D.歡喜接待:「到了耶路撒冷,教會和使徒並長老都接待他們」(4)。
E.神的同在:「他們就述說上帝同他們所行的一切事」(4),我們的事奉,需有神的同在,我們的見證-述說神同在的作為。
三、關鍵分歧(5)
A.基本教義派:「惟有幾個信徒,是法利賽教門的人,起來說:必須給外邦人行割禮,吩咐他們遵守摩西的律法」(5),法利賽教門/割禮派,堅持外邦人需受割禮、遵守律法;才算得救,才能成為神的子民。
B.反對割禮?保羅反對割禮嗎?非也,他乃是堅持福音真理,絕不退讓。
C.保羅態度:保羅自己出生「第八天受割禮」(腓3:5),也給提摩太行割禮(徒16:3),但沒有勉強提多受割禮(加2:3)。保羅尊重、不排斥割禮;但也不能把割禮視為得救的依據。
D.割禮=得救?擁有受割禮的記號=神的子民=得救?但受割禮的重點是,成為神的子民,要努力遵守律法。(但人做不到,所以此路不通)
E.福音真理:蒙恩被選,藉相信耶穌,稱義得救後,然後才能靠主的恩典去遵守律法。
四、彼得提醒(6-7)
A.私下商議?「使徒和長老聚會商議這事」(6),看來問題棘手,意見並不一致。需要釐清事實,才能凝聚共識。
B.耗費時日:「辯論已經多了…」(7),公開辯論,唇槍舌戰,花費不少時間,仍無定論。(拖得越久,越易生亂)
C.彼得發言:「彼得就起來,說:諸位弟兄,你們知道上帝早已在你們中間揀選了我,叫外邦人從我口中得聽福音之道,而且相信」(7)。神揀選彼得,叫外邦人從他得聽福音而相信。(彼得對這議題並不陌生)
D.領導智慧:「彼得就起來,說…」(7),領袖要倚靠聖靈,有智慧與勇氣。領袖要適時挺身而出,不讓問題擴大延續;也不能情緒化或草率決定。
五、神的心意(8-11)
A.神賜聖靈:「知道人心的上帝也為他們作了見證,賜聖靈給他們,正如給我們一樣」(8),神賜給外邦信徒聖靈,表明接納他們為神的兒女,誰能否定神的作為?
B.神已潔淨:「又藉著信潔淨了他們的心,並不分他們我們」(9),外邦門徒藉著「相信」,已經被神潔淨,與我們並無分別。
C.試探v.s.信心:「現在為甚麼試探上帝,要把我們祖宗和我們所不能負的軛放在門徒的頸項上呢?」(10),受割禮=守律法討神喜悅,自己做不到,還要別人遵守。難道「靠割禮得救」這是神的旨意?這是試探上帝。表面上看來很有信心,實際上根本不是。
D.恩典/得救:「我們得救乃是因主耶穌的恩,和他們一樣,這是我們所信的」(11),我們也是靠主的恩典,才能得救。神已接納他們,為何為難他們?
一、割禮v.s.得救?(1)
B.強調何事?「教訓弟兄們說:你們若不按摩西的規條受割禮,不能得救」(1),強調外邦人必須受割禮才能得救。
C.割禮記號:神與亞伯拉罕立約,以割禮為憑據。出埃及時,割禮是必遵守的律法,並以此為神子民的記號。甚至產生優越感,鄙視外邦人。
D.割禮v.s.得救:保羅傳福音給外邦人,並未要求他們受割禮、遵守律法而得救。
二、尋求解決(2-4)
B.尋求解決:「眾門徒就定規,叫保羅、巴拿巴和本會中幾個人,為所辯論的,上耶路撒冷去見使徒和長老」(2),順服權柄,按規定行事,尋求和睦解決紛爭。
C.都為福音:「於是教會送他們起行。他們經過腓尼基、撒馬利亞,隨處傳說外邦人歸主的事,叫眾弟兄都甚歡喜」(3),走到哪裡都不忘傳福音作見證。
D.歡喜接待:「到了耶路撒冷,教會和使徒並長老都接待他們」(4)。
E.神的同在:「他們就述說上帝同他們所行的一切事」(4),我們的事奉,需有神的同在,我們的見證-述說神同在的作為。
三、關鍵分歧(5)
B.反對割禮?保羅反對割禮嗎?非也,他乃是堅持福音真理,絕不退讓。
C.保羅態度:保羅自己出生「第八天受割禮」(腓3:5),也給提摩太行割禮(徒16:3),但沒有勉強提多受割禮(加2:3)。保羅尊重、不排斥割禮;但也不能把割禮視為得救的依據。
D.割禮=得救?擁有受割禮的記號=神的子民=得救?但受割禮的重點是,成為神的子民,要努力遵守律法。(但人做不到,所以此路不通)
四、彼得提醒(6-7)
B.耗費時日:「辯論已經多了…」(7),公開辯論,唇槍舌戰,花費不少時間,仍無定論。(拖得越久,越易生亂)
五、神的心意(8-11)
B.神已潔淨:「又藉著信潔淨了他們的心,並不分他們我們」(9),外邦門徒藉著「相信」,已經被神潔淨,與我們並無分別。
C.試探v.s.信心:「現在為甚麼試探上帝,要把我們祖宗和我們所不能負的軛放在門徒的頸項上呢?」(10),受割禮=守律法討神喜悅,自己做不到,還要別人遵守。難道「靠割禮得救」這是神的旨意?這是試探上帝。表面上看來很有信心,實際上根本不是。
D.恩典/得救:「我們得救乃是因主耶穌的恩,和他們一樣,這是我們所信的」(11),我們也是靠主的恩典,才能得救。神已接納他們,為何為難他們?
(門諾會美崙教會11/06每日靈修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