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2021年 一起渴慕親近神) (圖片借用)
02/14忠勇靈修 歷代志下第28章
■靈修筆記
1.亞哈斯王
A. 登基:在以色列王比加17年,20歲登基(單獨作王),作王16年(1,王下16:1-2)。
B. 參政:早在幾年前他就與父親共同參政。
C. 評語:「不像他祖大衛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正的事」(1),大衛成為標竿,是神衡量善惡的準繩。
D. 行惡:「卻行以色列諸王的道…」(2),不遵從律法,卻跟隨外邦習俗去敬拜偶像。
A. 製造偶像:「鑄造巴力的像」(2),鑄造偶像,推行巴力崇拜,雖律法禁止,卻執意去行。
B. 獻人為祭:「用火焚燒他的兒女」(3),「使他的兒子經火」(王下16:3),將一個兒子(單數)焚燒獻祭。
C. 效法外邦:「行耶和華在以色列人面前所驅逐的外邦人那可憎的事」(3),效法異教行為,取悅神明。
D. 違背律法:「不可使你的兒女經火歸與摩洛」(利18:21)。(摩洛是亞捫人的神)
A. 霸權興起:主前745-727年,亞述王提革拉毘列色三世向外擴張,威脅亞蘭和以色列。
B. 結盟對抗:亞蘭(利汛)與以色列(比加),結盟對抗亞述,欲拉攏猶大加入,但亞哈斯不肯。
C. 攻打猶大:亞蘭+以色列聯軍攻打猶大,百姓被殺,並被擄到大馬色(5-8)。
D. 進貢求救:亞哈斯向亞述進貢求救,亞述出兵滅了亞蘭,替猶大解圍。(主前732年)
A. 入侵猶大:亞蘭(利汛)+以色列(比加),聯合入侵猶大,先各自攻打(尚未攻至耶路撒冷)(5-15)。
B. 亞蘭軍隊:「亞蘭王打敗他,擄了他許多的民,帶到大馬士革去」(5)。
C. 以色列軍:
(1)屠殺12萬猶大勇士,俘虜20萬人帶回撒馬利亞作奴婢,並掠奪財物(6-10)。
(2)北國勇士細基利,殺猶大王子、王宮總管和宰相(7)。
D. 先知警告:
(1)先知俄德勸阻:上帝透過以色列刑罰猶大,但不可擄虐為奴,否則神的烈怒即將臨到(9-11)。
(2)以色列的族長:聽進勸告,起來阻止被擄者進城,並善意款待後,遣送至耶利哥(12-15)。
E. 兩軍會合:準備攻入耶路撒冷,逼使猶大加盟,一起對抗亞述(賽7:1)。
F. 心中腹案:若亞哈斯不肯,就「立他比勒的兒子為王」(賽7:6),取代亞哈斯。(亞蘭名)
A. 傷心:「因為耶和華-你們列祖的上帝惱怒猶大人」(9)
C. 原因:離棄上帝(6),放肆干犯得罪上帝(19)。
D. 目的:神的心意不是毀滅,刑罰的目的是…期望回頭、改變、轉向神。
A. 擔心害怕:「王的心和百姓的心就都跳動」,亞哈斯王和百姓都懼怕(賽7:1-2)。
B. 如何脫困?亞哈斯思索如何應付,以度過難關(賽7:3)。
C. 差遣先知:神主動差遣先知以賽亞,去找亞哈斯(賽7:3)。
D. 全心靠神:先知勉勵亞哈斯:不要懼怕,只要全心依靠神(賽7:4-9)。
E. 先知預言:亞蘭和以色列的計謀必失敗,不久都將敗亡毀滅(賽7:5-9)。
F. 靠神安穩:「你們若是不信,定然不得立穩」(賽7:9)。
A. 主動的神:神透過預兆/記號,向亞哈斯保證所言必會實現(賽7:10-11)。
B. 人的拒絕:亞哈斯說「我不求,我不試探耶和華」,以虛僞的敬虔,掩飾對神的不信(賽7:12)。
C. 先知責備:「你們使人厭煩豈算小事,還要使我的上帝厭煩嗎?」,上帝傷心忿怒(賽7:13)。
D. 神主動給:「主自己要給你們一個兆頭,必有童女懷孕生子,給他起名叫以馬內利」(賽7:14)。
E. 祝福記號:神原先要給祝福的記號「以馬內利」,神與人同在(賽7:14)。
F. 審判記號:因亞哈斯不信,「以馬內利」神與人同在,神要透過嬰孩在荒涼、缺乏中的經歷,讓人知道:對神不信,審判的神正與他們同在。
G. 遙指將來:神雖會審判亞哈斯,但神永恆的心意—眷顧賜福不會改變。
H. 以馬內利:彌賽亞耶穌基督,將藉童女懷孕生子,把天上真神真實的同在帶入人間。
A. 包圍耶城:聯軍兵臨城下,圍困耶路撒冷,封鎖對外通路,但未能攻下(王下16:5-6,賽7:1)。
B. 仍不信靠:亞哈斯相信自己,不信靠神,仍在想方法自救,選擇走自己的路。
C. 調兵南下:亞蘭王利汛見亞哈斯已成困獸之鬥,於是調派部分兵力南下。
(1)先攻打海港以拉他(以旬迦別),再北返耶路撒冷(王下16:6)。
(2)以拉他應是以祿、以旬迦別,是亞喀巴灣北端的港口,具商業貿易價值。
(3)經文確是亞蘭出兵,但不少學者認為不是亞蘭,而是以東。
D. 分一杯羹:以東乘機攻擊,擄掠子民(17)。非利士入侵猶大南部城鎮/土地,並住在那裏(18)。
E. 真正原因:「亞哈斯在猶大放肆,大大干犯耶和華,所以耶和華使猶大卑微」(19)。
「那時,亞哈斯王差遣人去見亞述諸王,求他們幫助」(16)。
A. 心著急:亞哈斯見無力自救,心急如焚,决定尋求亞述王的幫助(16,王下16:7-8)。
B. 求助人:「差遣使者去見亞述王提革拉毗列色」(王下16:7),求人幫助,卻不求神。
C. 傳口信:「我是你的僕人,你的兒子…求你來救我脫離他們的手」(王下16:7)。
D. 付代價:「亞哈斯將耶和華殿裏和王宮府庫裏所有的金銀,都送給亞述王爲禮物」(王下16:8)。
E. 附庸國:歷史文獻記載,猶大確實向亞述進貢,亞述是宗主國,而猶大是附庸國。
F. 很可惜:神幾乎是無條件拯救,但亞哈斯離棄神、不接受。錯誤選擇,全民付出代價。
A. 執迷不悟:「亞哈斯王在急難的時候,越發得罪耶和華」(22)。
B. 奴顏婢膝:「亞哈斯王上大馬色去迎接亞述王提革拉毗列色」(王下16:10),亞述王攻下大馬色,亞哈斯前往晉見。
C. 難以理解:亞哈斯在大馬色拜亞蘭的神(23有拜有保庇?),並要在耶路撒冷建「亞蘭大壇」(王下16:10-11)。
D. 不投靠神:「因為亞蘭王的神幫助他們,我也獻祭與他,他好幫助我」(23)。
E. 莫名其妙:「但那些神使他和以色列眾人敗亡了」(23)。(對亞哈斯來說,亞蘭神的功力比耶和華還大)
A. 建新祭壇
(1)「祭司烏利亞照著亞哈斯王從大馬色送來的圖樣,在亞哈斯王沒有從大馬色回來之先,建築一座壇」(王下16:10-11)。
(2)亞哈斯對亞蘭的假神和祭壇十分崇拜信服,將祭壇的圖樣畫了一張,用速件送回耶路撒冷。
(3)示意祭司烏利亞,在他回來前將大壇(王下16:15)造好,以便回來可以啟用。
B. 自行獻祭:亞哈斯王回來,歡喜的在大壇上獻祭(王下16:12-13)。
C. 廢棄舊壇:以新造的大壇取代銅祭壇,將銅祭壇移到新壇的北面(王下16:14)。
D. 祭拜假神:吩咐祭司,往後所有的祭都在新造的大壇上獻(王下16:15)。
(1)舊的「銅壇我要用以求問耶和華」,亞哈斯廢棄銅祭壇,所獻的也不再是獻給耶和華。
(2)原文無「耶和華」,只有「求問」,或許亞哈斯要用銅祭壇作占卜之用。
E. 強迫祭司:「祭司烏利亞就照…所吩咐的行」(王下16:16),可憐的祭司,只能照辦唯命是從。
F. 破壞聖物:「打掉盆座…又將銅海從馱海的銅牛上搬下來」,拿去進貢亞述王(王下16:17)。
G. 拆毀聖殿:「又因亞述王的緣故…挪移圍繞耶和華的殿」(18),對亞述王,唯命是從。
H. 毀壞聖器:「亞哈斯將神殿裏的器皿都聚了來,毀壞了」(24)。
I. 封鎖聖殿:「且封鎖耶和華殿的門」(24)。
J. 多造邱壇:「在耶路撒冷各處的拐角建築祭壇,又在猶大各城建立丘壇,與別神燒香」(24-25)。
K. 求神問卜:「亞哈斯的日晷」(王下20:11),可計算時間,觀測天象、預兆以求指引。
神阿,求您把我們的心,從誘惑的迷惘,和罪惡的漩渦中救拔出來。奉主耶穌的名求,阿門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