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-03-22

【加拉太書2章1-10節】

【加拉太書21-10節】
一、前後脈絡(1-2)
1. 寫作原因:保羅為加拉太教會離棄上帝/信從別的福音感到難過憂心,寫信嚴厲責備,並希望挽回到救恩真理(1:1-10)
2. 福音來源:說明福音來自耶穌親自啟示(1:1-16a),並非來自使徒或任何人(1:16b-24)
3. 使徒認同:保羅見證神在外邦的作為,謹慎維護福音真理(2:1-5);保羅作為外邦使徒的身份被接納與認同(2:6-10)
4. 因信稱義:保羅藉責備彼得裝假事件(2:11-14),說明猶太人和外邦人一樣都是因信稱義(2:15-18)-基督代我受死,我靠主恩而活(2:19-21)
 
二、外邦歸主(1-2)
1. 持續委身:「過了十四年(1),十四年,往往會有很大的變化,但保羅持續事奉主,堅定沒有退縮。
2. 屬靈同工:「我同巴拿巴又上耶路撒冷去,並帶著提多同去」(1),巴拿巴變賣田產,熱心奉獻,並接納保羅,勇敢舉薦給使徒(9:27)。提多是希臘人(3),被保羅帶領信主(1:4),是得力助手(林後7:6-168:161923)(同工團隊)
3. 遵主旨意:「我是奉啟示上去的,把我在外邦人中所傳的福音對弟兄們陳說(2),願我們所做/所說都遵主旨意。
4. 公開/私下:「把我在外邦人中所傳的福音對弟兄們陳說,卻是背地裏對那有名望之人說的(2),除公開對會眾說明外;也「背地」指私下與領袖見面,詳細報告在外邦的福音工作。
5. 全力以赴:「惟恐我現在,或是從前,徒然奔跑」(2),充分說明、溝通,全力以赴,不願努力落空。
 
三、堅守真理(3-5)
1. 必須割禮?「但與我同去的提多,雖是希臘人,也沒有勉強他受割禮」(3),保羅沒有勉強/強迫提多必需受割禮。但猶太基督徒則認為-信主+受割禮(守律法)=得救。
2. 不懷好意:「因為有偷著引進來的假弟兄,私下窺探我們在基督耶穌裏的自由(4),假弟兄-偷雞摸狗,不懷好意,專搞破壞、臥底要抓把柄。
3. 認同外邦:「私下窺探我們(4),「我們」指保羅的立場,是將自己與外邦人(教會)認同。
4. 自由/束縛:「私下窺探我們在基督耶穌裏的自由,要叫我們作奴僕」(4),就是無需受割禮,只要信耶穌就可以稱義(基督裡的自由);但他們卻要求受割禮才能得救(成為律法的奴隸)
5. 堅守立場:「我們就是一刻的工夫也沒有容讓順服他們,為要叫福音的真理仍存在你們中間」(5),保羅不向壓力屈服,不順服人,當順服神。
6. 福音真理:「為要叫福音的真理仍存在你們中間」(5),何謂福音真理?就是不靠行為/守律法,只因信稱義的真理。
 
四、外邦使徒(6-8)
1. 相同福音:「至於那些有名望的,不論他是何等人,都與我無干。那些有名望的,並沒有加增我甚麼」(6),「與我無干」指沒有分別/差別。對福音內容而言,保羅的領受與使徒/教會領袖們相同,但卻不是從他們領受。
2. 公平的神:「上帝不以外貌取人(6),指抬起人的臉,表示特別喜愛/高舉某人,上帝不會偏心待人,我們也不可輕視傲慢,或討好巴結人。
3. 外邦使徒:「反倒看見了主託我傳福音給那未受割禮的人,正如託彼得傳福音給那受割禮的人。那感動彼得、叫他為受割禮之人作使徒的,也感動我,叫我為外邦人作使徒」(7-8),上帝欽定,讓保羅作外邦的使徒;如同彼得作猶太的使徒。
4. 聖靈感動:「那感動彼得也感動我(8),承擔使命並非自告奮勇;乃出於神的旨意、聖靈的感動。
 
五、接納/認同(9-10)
1. 何等恩典:「又知道所賜給我的恩典(9),成為使徒事奉神,雖辛苦,卻是上帝特別的恩典。
2. 使徒接納:「那稱為(教會)柱石的雅各、磯法、約翰,就向我和巴拿巴用右手行相交之禮(9),教會三位柱石握手接納保羅和巴拿巴,認同他們在外邦的事奉。
3. 分工前行:「叫我們往外邦人那裏去,他們往受割禮的人那裏去」(9),領受使命,彼此分工,傳揚福音要多軌、繼續向前行。
4. 莫忘窮苦:「只是願意我們記念窮人;這也是我本來熱心去行的」(10),耶路撒冷教會貧窮信徒多,卻又遭遇大飢荒(11:28-30),保羅雖身處外地,仍當記念、憐憫莫忘。

  (門諾會美崙教會3/22每日靈修) 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