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約翰福音21章1-14節】
一、復活顯現(1-2)
A.事件地點:「這些事以後,耶穌在提比哩亞海邊又向門徒顯現」(1)。提比哩亞海實際是一個湖,古名基尼烈湖(民34:11),後改稱革尼撒勒湖(路5:1),又稱加利利海(太4:18)。後因希律安提帕在其西南岸湖畔新建提比哩亞城,而再度易名為提比哩亞海。
B.畫面轉移:「這些事以後」(1),耶穌受死/復活地點多在耶路撒冷,本章地點轉移至北邊的加利利。
C.復活顯現:「耶穌在提比哩亞海邊又向門徒顯現,祂怎樣顯現記在下面」(1),耶穌向愛祂的人、為祂作見證的門徒顯現。
D.七個門徒:「有西門彼得和稱為低土馬的多馬,並加利利的迦拿人拿但業,還有西庇太的兩個兒子,又有兩個門徒,都在一處」(2),未提名的兩個門徒或許是安得烈和腓力。
二、灰心喪志(3)
A.另四門徒?十一個門徒,為何只剩七人在一起呢?耶穌在十架受死後,門徒四散、灰心/冷淡/退後,甚至軟弱跌倒。
B.重操舊業:「西門彼得對他們說『我打魚去』。他們說『我們也和你同去』」(3),跟隨主的門徒,似乎灰心喪志,放棄主託付的使命?
C.同聲應和:彼得說「我打魚去」,大家同聲回應「我們」也去。挫折?失望?絕望?但主說過,若離了主,什麼都不能做。
D.徒勞無功:「他們就出去,上了船;那一夜並沒有打著甚麼」(3),夜晚是打魚的好時機,然而這群專業的漁夫,竟然耗費「整夜」心力,卻一無所獲、徒勞無功,真是極大的諷刺。(想靠自己?卻是有限)
E.也是神蹟:「那一夜並沒有打著甚麼」(3),抓不到魚?太不可思議,你相信嗎?這是神的旨意,神的安排,是「另類神蹟」!
三、溫暖關懷(4-5)
A.主動尋找:「天將亮的時候,耶穌站在岸上,門徒卻不知道是耶穌」(4),灰心失意,又一無所獲,肯定氣炸了,滿口抱怨。此時,耶穌主動來尋找他們。
B.主不撇棄:「我不撇下你們為孤兒」(約14:18),「我就常與你們同在,直到世界的末了」(太28:20),門徒感到無助,甚至覺得神已經忘記/撇棄他們?但主沒有忘記。
C.體會主心:這些門徒好像逃家的浪子,在外遊蕩,衣服濕了/頭髮亂了/口也渴了/人也疲倦…,憐憫人的主「站在岸上」,渴望浪子們回家。
D.關懷體恤:「耶穌就對他們說:小子,你們有吃的沒有?」(5),主關懷在寒冷夜晚,整夜辛勞,卻灰心失望的門徒。
E.萬般無奈:「…他們回答說:沒有」(5)。「沒有」二字,透露失望無奈的心情,甚至想到重操舊業是不是錯誤的決定。
四、奇妙神蹟(6)
A.教導/指示:「耶穌說:你們把網撒在船的右邊,就必得著」(6),撒在右邊就有魚?別忘了,他們費盡心力,整夜打不到魚。
B.信而順服:「他們便撒下網去,竟拉不上來了,因為魚甚多」(6),相信+順服=就必蒙福。聽命就必蒙福,多而又多、上尖下流地賜下。
C.似曾相識:耶穌曾說「把船開到水深之處,下網打魚…他們下了網,就圈住許多魚,網險些裂開」(路5:4-6),三年前也有類似經驗。
D.奇妙神蹟:「撒在船的右邊,就必得著」(6),魚聽主命令,神蹟式的聚集在船右側。人卻常不聽話,選擇走自己的路。
五、羞愧汗顏(7)
A.約翰認出:「耶穌所愛的那門徒對彼得說:是主!」(7),使徒約翰首先認出耶穌。
B.羞愧汗顏:「那時西門彼得赤著身子,一聽見是主,就束上一件外衣,跳在海裏」(7),彼得曾經三次不認主,一聽是主,立刻羞愧跳船。
C.主愛到底:「祂既然愛世間屬自己的人,就愛他們到底」(約13:1),你曾懷疑耶穌還會愛你嗎?主不變/不止息的愛-愛你到底。
六、豐富供應(8-11)
A.無須比較:「其餘的門徒離岸不遠,約有二百肘,就在小船上把那網魚拉過來」(8),彼得已經跳船,大家只得齊心將網住的魚拉近岸邊。
B.適時供應:「他們上了岸,就看見那裏有炭火,上面有魚,又有餅」(9),耶穌早有預備,主的愛像慈母,周到預備-炭火取暖、魚餅充飢。
C.享受成果:「耶穌對他們說:把剛才打的魚拿幾條來」(10),享受整夜辛勞的成果。
D.漁獲上岸:「西門彼得就去(或譯:上船),把網拉到岸上」(11),都是「大魚」,無法拉上船,只能拉上岸。
E.豐盛神蹟:「那網滿了大魚,共153條;」(11),為何要計算?因為太不尋常,會破金氏記錄,一定要算一下。
F.不可思議:「魚雖這樣多,網卻沒有破」(11),若按照正常情況,153條大魚,漁網肯定會破。
七、不變的愛(12-14)
A.親切呼喚:「耶穌說:你們來吃早飯」(12),主的愛像媽媽溫柔的心,親切/憐憫/鼓勵…安慰人心靈深處。
B.愣住不動:「門徒中沒有一個敢問祂『你是誰?』,因為知道是主」(12),感覺畫面有點尷尬/凍結,沒人敢問、沒人動手取食。
C.體貼服務:「耶穌就來拿餅和魚給他們」(13),「人子來並不是要受人的服侍,乃是要服侍人」(可10:45),別忘了耶穌甚至替門徒洗腳。
D.主真復活:「耶穌從死裏復活以後,向門徒顯現,這是第三次」(14),其實主復活向門徒顯現次數相當多,至少有十次。但約翰福音所記載的第一次是向十個門徒顯現,第二次主要是向多馬顯現,這裡是第三次。
一、復活顯現(1-2)
B.畫面轉移:「這些事以後」(1),耶穌受死/復活地點多在耶路撒冷,本章地點轉移至北邊的加利利。
C.復活顯現:「耶穌在提比哩亞海邊又向門徒顯現,祂怎樣顯現記在下面」(1),耶穌向愛祂的人、為祂作見證的門徒顯現。
D.七個門徒:「有西門彼得和稱為低土馬的多馬,並加利利的迦拿人拿但業,還有西庇太的兩個兒子,又有兩個門徒,都在一處」(2),未提名的兩個門徒或許是安得烈和腓力。
二、灰心喪志(3)
B.重操舊業:「西門彼得對他們說『我打魚去』。他們說『我們也和你同去』」(3),跟隨主的門徒,似乎灰心喪志,放棄主託付的使命?
C.同聲應和:彼得說「我打魚去」,大家同聲回應「我們」也去。挫折?失望?絕望?但主說過,若離了主,什麼都不能做。
D.徒勞無功:「他們就出去,上了船;那一夜並沒有打著甚麼」(3),夜晚是打魚的好時機,然而這群專業的漁夫,竟然耗費「整夜」心力,卻一無所獲、徒勞無功,真是極大的諷刺。(想靠自己?卻是有限)
三、溫暖關懷(4-5)
B.主不撇棄:「我不撇下你們為孤兒」(約14:18),「我就常與你們同在,直到世界的末了」(太28:20),門徒感到無助,甚至覺得神已經忘記/撇棄他們?但主沒有忘記。
C.體會主心:這些門徒好像逃家的浪子,在外遊蕩,衣服濕了/頭髮亂了/口也渴了/人也疲倦…,憐憫人的主「站在岸上」,渴望浪子們回家。
D.關懷體恤:「耶穌就對他們說:小子,你們有吃的沒有?」(5),主關懷在寒冷夜晚,整夜辛勞,卻灰心失望的門徒。
E.萬般無奈:「…他們回答說:沒有」(5)。「沒有」二字,透露失望無奈的心情,甚至想到重操舊業是不是錯誤的決定。
四、奇妙神蹟(6)
B.信而順服:「他們便撒下網去,竟拉不上來了,因為魚甚多」(6),相信+順服=就必蒙福。聽命就必蒙福,多而又多、上尖下流地賜下。
C.似曾相識:耶穌曾說「把船開到水深之處,下網打魚…他們下了網,就圈住許多魚,網險些裂開」(路5:4-6),三年前也有類似經驗。
D.奇妙神蹟:「撒在船的右邊,就必得著」(6),魚聽主命令,神蹟式的聚集在船右側。人卻常不聽話,選擇走自己的路。
五、羞愧汗顏(7)
B.羞愧汗顏:「那時西門彼得赤著身子,一聽見是主,就束上一件外衣,跳在海裏」(7),彼得曾經三次不認主,一聽是主,立刻羞愧跳船。
C.主愛到底:「祂既然愛世間屬自己的人,就愛他們到底」(約13:1),你曾懷疑耶穌還會愛你嗎?主不變/不止息的愛-愛你到底。
六、豐富供應(8-11)
B.適時供應:「他們上了岸,就看見那裏有炭火,上面有魚,又有餅」(9),耶穌早有預備,主的愛像慈母,周到預備-炭火取暖、魚餅充飢。
C.享受成果:「耶穌對他們說:把剛才打的魚拿幾條來」(10),享受整夜辛勞的成果。
D.漁獲上岸:「西門彼得就去(或譯:上船),把網拉到岸上」(11),都是「大魚」,無法拉上船,只能拉上岸。
E.豐盛神蹟:「那網滿了大魚,共153條;」(11),為何要計算?因為太不尋常,會破金氏記錄,一定要算一下。
F.不可思議:「魚雖這樣多,網卻沒有破」(11),若按照正常情況,153條大魚,漁網肯定會破。
七、不變的愛(12-14)
B.愣住不動:「門徒中沒有一個敢問祂『你是誰?』,因為知道是主」(12),感覺畫面有點尷尬/凍結,沒人敢問、沒人動手取食。
C.體貼服務:「耶穌就來拿餅和魚給他們」(13),「人子來並不是要受人的服侍,乃是要服侍人」(可10:45),別忘了耶穌甚至替門徒洗腳。
D.主真復活:「耶穌從死裏復活以後,向門徒顯現,這是第三次」(14),其實主復活向門徒顯現次數相當多,至少有十次。但約翰福音所記載的第一次是向十個門徒顯現,第二次主要是向多馬顯現,這裡是第三次。
(門諾會美崙教會9/18每日靈修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