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約翰壹書4章13-21節】
一、神人親密(13-15)
1. 聖靈內住:「上帝將祂的靈賜給我們,從此就知道我們是住在祂裏面,祂也住在我們裏面」(13),如何確認我們住在主裡面?透過聖靈。「遵守上帝命令的,就住在上帝裏面,上帝也住在他裏面。我們所以知道上帝住在我們裏面,是因祂所賜給我們的聖靈」(約壹3:24)。
2. 與神親密:「…我們是住在祂裏面,祂也住在我們裏面」(13),「住在祂裏面」就會常常倚靠祂、與祂連結,好像枝子連於葡萄樹;「祂也住在我們裏面」表示神透過真理和愛的實踐,讓聖靈在我們心中掌權,改變我們的生命。
3. 救主降生:「父差子作世人的救主;這是我們所看見且作見證的」(14),「從來沒有人看見上帝,只有在父懷裏的獨生子將祂表明出來」(約1:18)。基督降生除了要施恩拯救世人,更是要見證上帝的愛。
4. 接受耶穌:「凡認耶穌為上帝兒子的,上帝就住在他裏面,他也住在上帝裏面」(15),謙卑悔改,承認接受耶穌是主/是神的兒子,神人關係發生大改變-彼此相交、親密同住。
二、愛的實踐(16-18)
1. 深刻體會:「上帝愛我們的心,我們也知道也信…」(16),「神愛你」是頭腦的知道,還是深刻體會的知道和相信呢?
2. 實踐的愛:「…上帝就是愛;住在愛裏面的,就是住在上帝裏面,上帝也住在他裏面」(16),「住」指停住/常在/持續/住下…,「住在愛裡面」就是真實的愛與實踐,就與主更親近-與主同在/同住。
3. 神心滿足:「這樣,愛在我們裏面得以完全…」(17),完全指完成/應驗/成就。神就是愛,祂實踐愛,祂期待人效法,跟隨祂的腳蹤去實踐愛。「…因為祂如何,我們在這世上也如何」(17)。
4. 坦然見主:「…我們就可以在審判的日子坦然無懼…」(17),當主再來施行審判時,我們因活出聖經中愛的誡命,就得以坦然見主。
5. 完全的愛:「愛裏沒有懼怕;愛既完全,就把懼怕除去。因為懼怕裏含著刑罰,懼怕的人在愛裏未得完全」(18),神的愛,不是帶給我們恐懼和刑罰,乃是要我們藉著活出/實踐愛,在主來的日子得以永遠與祂同在。(人卻因選擇犯罪,繼續活在懼怕刑罰中)
三、神的命令(19-21)
1. 效法主愛:「我們愛,因為上帝先愛我們」(19),主耶穌是愛的典範、愛的源頭;跟隨耶穌的人就要靠主的恩典,先領受主的愛,再效法主,去活出愛。
2. 知行合一:「人若說『我愛上帝』,卻恨他的弟兄,就是說謊話的…」(20),你選擇「愛」或「恨」呢?有感動也要有行動,知道更需要落實,讓信仰進入生活,並改變生命。
3. 真愛上帝?「…不愛他所看見的弟兄,就不能愛沒有看見的上帝」(20),你真的愛上帝嗎?先愛你身邊的小弟兄吧,愛神先從愛人做起。
4. 接納的愛:「…卻恨他的弟兄…」(20),「恨」有厭惡、不接納、拒絕的意思,產生隔閡和築起關係的牆。但耶穌來,要透過接納的愛,拆毀隔斷的牆。
5. 不能選擇:「愛上帝的,也當愛弟兄,這是我們從上帝所受的命令」(21),愛,是神的命令,不是選項。透過愛弟兄,見證我們真愛上帝,信仰需要實踐,我們一起努力!
(門諾會美崙教會8/28每日靈修)
一、神人親密(13-15)
2. 與神親密:「…我們是住在祂裏面,祂也住在我們裏面」(13),「住在祂裏面」就會常常倚靠祂、與祂連結,好像枝子連於葡萄樹;「祂也住在我們裏面」表示神透過真理和愛的實踐,讓聖靈在我們心中掌權,改變我們的生命。
3. 救主降生:「父差子作世人的救主;這是我們所看見且作見證的」(14),「從來沒有人看見上帝,只有在父懷裏的獨生子將祂表明出來」(約1:18)。基督降生除了要施恩拯救世人,更是要見證上帝的愛。
4. 接受耶穌:「凡認耶穌為上帝兒子的,上帝就住在他裏面,他也住在上帝裏面」(15),謙卑悔改,承認接受耶穌是主/是神的兒子,神人關係發生大改變-彼此相交、親密同住。
二、愛的實踐(16-18)
2. 實踐的愛:「…上帝就是愛;住在愛裏面的,就是住在上帝裏面,上帝也住在他裏面」(16),「住」指停住/常在/持續/住下…,「住在愛裡面」就是真實的愛與實踐,就與主更親近-與主同在/同住。
3. 神心滿足:「這樣,愛在我們裏面得以完全…」(17),完全指完成/應驗/成就。神就是愛,祂實踐愛,祂期待人效法,跟隨祂的腳蹤去實踐愛。「…因為祂如何,我們在這世上也如何」(17)。
4. 坦然見主:「…我們就可以在審判的日子坦然無懼…」(17),當主再來施行審判時,我們因活出聖經中愛的誡命,就得以坦然見主。
5. 完全的愛:「愛裏沒有懼怕;愛既完全,就把懼怕除去。因為懼怕裏含著刑罰,懼怕的人在愛裏未得完全」(18),神的愛,不是帶給我們恐懼和刑罰,乃是要我們藉著活出/實踐愛,在主來的日子得以永遠與祂同在。(人卻因選擇犯罪,繼續活在懼怕刑罰中)
三、神的命令(19-21)
2. 知行合一:「人若說『我愛上帝』,卻恨他的弟兄,就是說謊話的…」(20),你選擇「愛」或「恨」呢?有感動也要有行動,知道更需要落實,讓信仰進入生活,並改變生命。
3. 真愛上帝?「…不愛他所看見的弟兄,就不能愛沒有看見的上帝」(20),你真的愛上帝嗎?先愛你身邊的小弟兄吧,愛神先從愛人做起。
4. 接納的愛:「…卻恨他的弟兄…」(20),「恨」有厭惡、不接納、拒絕的意思,產生隔閡和築起關係的牆。但耶穌來,要透過接納的愛,拆毀隔斷的牆。
5. 不能選擇:「愛上帝的,也當愛弟兄,這是我們從上帝所受的命令」(21),愛,是神的命令,不是選項。透過愛弟兄,見證我們真愛上帝,信仰需要實踐,我們一起努力!
(門諾會美崙教會8/28每日靈修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