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-10-26

【出埃及記第20章】

【出埃及記第20章】
一、本章內容
1. 頒布十誡的背景(1-2)
2. 十誡前四條:對神的誡命(3-11)
3. 十誡後六條:對人的誡命(12-17)
4. 百姓懼怕、摩西安撫(18-21)
5. 關於敬拜與祭壇的指示(22-26)
 
二、思考/應用
1. 為奴之家
「上帝吩咐這一切的話說:我是耶和華-你的上帝,曾將你從埃及地為奴之家領出來。」(1-2)
在頒布律法前,神先提醒祂的恩典:「我是上帝」是救贖主。我們可以不活在過去,但不要忘記過去。歷史是我們的老師,提醒/指引方向,避免重蹈覆轍,帶我們看見恩典與希望。神「先救贖」,然後「要求」,避免我們失敗。律法不是重擔,而是指引得救後的生活方向。
 
2. 除你以外
「除了我以外,你不可有別的神。」(3)
這是第一條誡命,當敬拜獨一的真神上帝。祂是創造宇宙萬物、日月星辰、山川野林、動植生物、並制訂次序節期的上帝。我們要信就信最大的神,並且是全心全意、專一忠誠的愛祂。
 
3. 離開無知
「不可為自己雕刻偶像,也不可做甚麼形像彷彿上天、下地,和地底下、水中的(百物)。不可跪拜那些像,也不可事奉它,因為我耶和華-你的上帝是忌邪的上帝。(4-5)
神,豈能受造?如此一來,塑造神的人,豈不是比神還大?無知的人跪拜、事奉被雕刻塑造的「神」,難怪惹動真神上帝的忿怒。不要讓神明偶像、金錢權利、地位名聲取代神。神的子民與神立約,是獨特的關係,不容背叛替換,神心「忌邪」,必會刑罰「追討」。
 
4. 警告提醒
恨我的,我必追討他的罪,自父及子,直到三四代」(5)
我們不會「恨神」,但當我們用偶像取代神時,就是厭棄/恨神。聖潔的神,對背棄盟約的人「必追討」,且後果不輕(因為罪惡在家庭文化中的傳染力極強)。神發出警告,也是喚醒世人,重視真理的傳承,杜絕不讓偶像文化代代延續。怎麼做?透過具體的認罪悔改,並以真理代替錯誤的屬世價值。
 
5. 兩種選擇
「愛我、守我誡命的,我必向他們發慈愛,直到千代。」(6)
神的公義與慈愛同時並存,前一節提到「追討罪」,這裡說神的心,祂樂意施恩,遠超過追討。神不強迫人、給人選擇的自由。你可以厭棄背離神,面對神審判的手,被神追討;也可以選擇愛神、遵守誡命,經歷神施恩的手,蒙神賜福。你會留下怎樣的「屬靈遺產」給後代呢?關鍵在於你的選擇。
 
6. 誠懇實在
「不可妄稱耶和華-你上帝的名;因為妄稱耶和華名的,耶和華必不以他為無罪。」(7)
神的名代表祂自己,妄稱神的名,就是藐視神、不尊神的名為聖。真正信靠,就不妄稱神的名,來為自己獲取好處/肯定/信任/尊榮、不抓神替自己背書。神看重真誠的敬拜,不是表面的敬虔。「不可妄稱」不單是在言語上,更是在態度上,保持真誠實在、對神尊重敬畏。(不要隨便說:「主告訴我」、「主感動我」,而多說「我有一個感動」、「我有這樣的領受」)
 
7. 享受安息
「當記念安息日,守為聖日。六日要勞碌做你一切的工,但第七日是向耶和華-你上帝當守的安息日。(這一日)你和你的兒女、僕婢、牲畜,並你城裏寄居的客旅,無論何工都不可做;因為六日之內,耶和華造天、地、海,和其中的萬物,第七日便安息,所以耶和華賜福與安息日,定為聖日。」(8-11)
7-11不休息打盹的神不是疲累,而是設立「安息」來賜福世人與大地。當人「紀念」安息日,「守」為聖日,尊主教訓,就蒙神賜福。在這一天,放下手邊事務不作工,轉眼仰望神,敬拜紀念主,得以卸除重擔、重新得力。「安息日是為人設立的,人不是為安息日設立的」(2:27)。安息,不是因神需要,而是神體諒人的需要,藉此賜福使人得著更新、恢復與滿足。安息,也是信心的操練,學習交託、放下控制,相信神仍在動工掌權。
 
8. 孝敬父母
「當孝敬父母,使你的日子在耶和華-你上帝所賜你的地上得以長久。」(12)
「要孝敬父母,使你得福,在世長壽,這是第一條帶應許的誡命」(6:2)

十誡講「敬神愛人」,而愛人/人際關係的首要就是從家開始,要孝敬父母。信仰需要實踐,靈命/與神關係,不能只在教會,更是在家中學習敬重父母,因知道權柄出於神。基督徒是「敬祖、不祭祖」;父母在,則用心陪伴,盡孝服事;父母離去,當交託放下,追思懷念。
 
9. 道德規範
「不可殺人。不可姦淫。不可偷盜。不可作假見證陷害人。不可貪戀人的房屋;也不可貪戀人的妻子、僕婢、牛驢,並他一切所有的。」(13-17)
聖經對人際相處的道德規範,也有清楚列示。內容強調尊重生命、尊重婚姻、尊重人的名譽和財產。避免因心中的惡/貪婪,傷人害己。「律法」、「誡命」不是冷冰冰的轄制和枷鎖,而是愛的保護,守護家庭和社會能活在神的公義和慈愛之中。從經文看出,上帝看重人的內心動機,而一切敗壞的根源,是出於私慾的「貪戀」,因此守住道德規範的界線十分要緊。
 
10. 心存敬畏
「眾百姓見雷轟、閃電、角聲、山上冒煙,就都發顫,遠遠地站立,對摩西說:『求你和我們說話,我們必聽;不要上帝和我們說話,恐怕我們死亡』。摩西對百姓說:『不要懼怕;因為上帝降臨是要試驗你們,叫你們時常敬畏祂,不致犯罪』。於是百姓遠遠地站立;摩西就挨近上帝所在的幽暗之中。」(18-21)
若心中有神,就會時常儆醒敬畏,不致犯罪。若心中無神,反倒常自以為是神,或尋找虛無假神,如此大膽妄為,竟毫無懼怕,不知審判已經逼近。我們當在言語、思想和行為上,都尊重敬畏神,知道祂一直都在、都在看、都知道。(除了敬畏,也別忘了要享受神的同在!)
 
11. 天上的神
「耶和華對摩西說:你要向以色列人這樣說:『你們自己看見我從天上和你們說話了。你們不可做甚麼(神像)與我相配,不可為自己做金銀的神像。你要為我築土壇,在上面以牛羊獻為燔祭和平安祭。凡記下我名的地方,我必到那裏賜福給你』。」(22-24)
神是天上的神、說話的神(22)、賜福的神(24)。上帝規定不可塑像敬拜,但要築壇紀念,獻祭牲為燔祭和平安祭,必蒙賜福。天上的神滿有能力,且樂意賜福,並啟示人親近神的方式,祂渴望人可以來到神面前與祂親近。願我們持續靈修禱告、天天親近神、討主歡喜。

 (門諾會美崙教會10/26每日靈修)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