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出埃及記第17章】
一、本章內容
1. 利非訂擊打磐石得水(1-7)
 2. 亞瑪力人攻擊以色列(8-13)
 3. 摩西舉手禱告得勝,亞倫與戶珥扶手(14-16)
  
二、思考/應用
1. 面對困境
「以色列全會眾都遵耶和華的吩咐,按著站口從汛的曠野往前行,在利非訂安營。百姓沒有水喝,所以與摩西爭鬧說:『給我們水喝吧!』摩西對他們說:『你們為甚麼與我爭鬧?為甚麼試探耶和華呢?』」(1-2)
 困境,往往是信心成長的考驗。利非訂的乾渴,並非偶然,而是上帝安排的信心考驗,為讓我們學習倚靠神。口渴沒水,確實是個大問題,難怪百姓埋怨爭鬧。但面對困境,選擇怨天尤人、爭吵控訴,並無法有效解決問題。在困境中,只有尋求神、轉眼仰望耶穌才是智慧之道。
一、本章內容
1. 利非訂擊打磐石得水(1-7)
二、思考/應用
1. 面對困境
「以色列全會眾都遵耶和華的吩咐,按著站口從汛的曠野往前行,在利非訂安營。百姓沒有水喝,所以與摩西爭鬧說:『給我們水喝吧!』摩西對他們說:『你們為甚麼與我爭鬧?為甚麼試探耶和華呢?』」(1-2)
2.信與不信
「百姓在那裏甚渴,要喝水,就向摩西發怨言說:你為甚麼將我們從埃及領出來,使我們和我們的兒女並牲畜都渴死呢?摩西就呼求耶和華說:我向這百姓怎樣行呢?他們幾乎要拿石頭打死我。」(3-4)
 百姓的口爭鬧、控訴、發怨言,忘記神的恩典(帶領出埃及、過紅海、以琳甘泉)。摩西的口卻禱告尋求神,等候指示,他信靠神能幫助。百姓除外在口渴,更是內心軟弱疲憊、對神懷疑不信。有時我們不明白神的帶領,但不要急著埋怨,因為選擇埋怨,正暴露我們靈命的膚淺與軟弱,當效法摩西「呼求神」。
「百姓在那裏甚渴,要喝水,就向摩西發怨言說:你為甚麼將我們從埃及領出來,使我們和我們的兒女並牲畜都渴死呢?摩西就呼求耶和華說:我向這百姓怎樣行呢?他們幾乎要拿石頭打死我。」(3-4)
3. 同心見證
「耶和華對摩西說:你手裏拿著你先前擊打河水的杖,帶領以色列的幾個長老,從百姓面前走過去。我必在何烈的磐石那裏,站在你面前。你要擊打磐石,從磐石裏必有水流出來,使百姓可以喝。」摩西就在以色列的長老眼前這樣行了。」(5-6)
 神的杖,象徵神的同在、神的權柄,那是神蹟的記號。神的杖,過去曾擊打尼羅河、分開紅海,今天要擊打磐石出水。神吩咐摩西帶著幾個長老(領袖)一起,共同承擔困難,也一起見證神蹟。
而神在哪裡呢?「我必在何烈的磐石那裏,站在你面前」,面對困難考驗,神一直與我們同在。
「耶和華對摩西說:你手裏拿著你先前擊打河水的杖,帶領以色列的幾個長老,從百姓面前走過去。我必在何烈的磐石那裏,站在你面前。你要擊打磐石,從磐石裏必有水流出來,使百姓可以喝。」摩西就在以色列的長老眼前這樣行了。」(5-6)
而神在哪裡呢?「我必在何烈的磐石那裏,站在你面前」,面對困難考驗,神一直與我們同在。
4. 記取教訓
「 他給那地方起名叫瑪撒,又叫米利巴;因以色列人爭鬧,又因他們試探耶和華說:耶和華是在我們中間不是?」(7)
 特地取名:瑪撒(試探)、米利巴(爭鬧),紀念失敗、軟弱,為要記取教訓。成功固然欣喜,但從跌倒處學功課,更為要緊,因為不記取教訓,就會重蹈覆轍。為何在瑪撒懷疑不信,不信神的同在?因為「看環境、相信感覺、相信自己」,但神要我們「憑信心,堅定選擇相信」,雖然環境不順,相信神沒有離開,祂一直都與我們同在。
「 他給那地方起名叫瑪撒,又叫米利巴;因以色列人爭鬧,又因他們試探耶和華說:耶和華是在我們中間不是?」(7)
5. 信心根基
「…他們試探耶和華說:耶和華是在我們中間不是?」(7)
 人真的很小信,越看環境,信心越小。親近神,才能立穩信仰磐石根基,即使風吹日曬、雨淋水沖,信心的根基都不倒塌。讀經不是例行公事,而是每天來到神面前,校正人生方向及生命焦點,再次活在信心中。當你面對孤單、焦慮、無助時,不要憑感覺,而要憑信心相信神同在。
「…他們試探耶和華說:耶和華是在我們中間不是?」(7)
6. 人生考驗
「 那時,亞瑪力人來在利非訂,和以色列人爭戰。」(8)
 人生戰場充滿考驗,往往一波未平,一波又起。缺水剛過,敵軍竟猛然來到。人生不能安逸太久,必有爭戰與試煉,生命才得成長。從內部的「爭鬧」,到外部的「爭戰」,危險難關總不會停止,而且往往在最疲乏軟弱的時刻。試煉不代表神離開,這是信心的訓練場,神的子民需要團結一致、接受事實,同心迎敵。
「 那時,亞瑪力人來在利非訂,和以色列人爭戰。」(8)
7. 順服權柄
「摩西對約書亞說:你為我們選出人來,出去和亞瑪力人爭戰。明天我手裏要拿著上帝的杖,站在山頂上。於是約書亞照著摩西對他所說的話行,和亞瑪力人爭戰。摩西、亞倫,與戶珥都上了山頂。」(9-10)
 約書亞順服權柄不懷疑,勇敢擔負責任、統帥挑選精兵(沒有訓練)奮勇作戰。約書亞沒有懷疑摩西、亞倫、戶珥是否臨陣落跑藏躲。彼此順服、各擔責任,同心仰賴神的恩典,摩西在山上舉手禱告、約書亞在山下奮勇作戰,同心合一就是力量。
「摩西對約書亞說:你為我們選出人來,出去和亞瑪力人爭戰。明天我手裏要拿著上帝的杖,站在山頂上。於是約書亞照著摩西對他所說的話行,和亞瑪力人爭戰。摩西、亞倫,與戶珥都上了山頂。」(9-10)
8. 禱告的手
「摩西何時舉手,以色列人就得勝,何時垂手,亞瑪力人就得勝。」(11)
 摩西站在山頂拿著神的杖,他舉手仰望/交託/信靠就得勝,垂手就失敗。並非約書亞的勇猛、也不是摩西的手/杖,而是上帝的權柄能力主導勝敗。山下戰場勝敗,決定於山上的禱告/聽禱告的神。摩西是神重用的僕人,也會疲乏困倦,無法獨撐,需要彼此扶持,更何況我們呢!教會需要禱告,需要彼此扶持、一起同心禱告,才能看見得勝。
「摩西何時舉手,以色列人就得勝,何時垂手,亞瑪力人就得勝。」(11)
9. 團隊事奉
「但摩西的手發沉,他們就搬石頭來,放在他以下,他就坐在上面。亞倫與戶珥扶著他的手,一個在這邊,一個在那邊,他的手就穩住,直到日落的時候。」(12)
 無論在前線(約書亞統帥、挑選精兵作戰),在後方(摩西舉手,亞倫、戶珥搬石扶手),他們團隊事奉,勝利共享、失敗同擔。服事會疲憊很正常,領袖需要「扶手」,亞倫與戶珥在這場勝利中居功厥偉。忠心,就是各盡其職,全力以赴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和責任,並彼此幫補扶持,堅持到底,絕不鬆手,直到勝利到手。
「但摩西的手發沉,他們就搬石頭來,放在他以下,他就坐在上面。亞倫與戶珥扶著他的手,一個在這邊,一個在那邊,他的手就穩住,直到日落的時候。」(12)
10. 靠主得勝
「摩西築了一座壇,起名叫耶和華尼西。又說,耶和華已起誓,必世世代代和亞瑪力人爭戰。」(15-16)
 摩西築壇獻祭(名:耶和華尼西),祂是得勝旌旗。高舉神(揮舞得勝旌旗),號召神的百姓集結(團隊合一),同心成為基督精兵,為主奮勇作戰。築壇獻上感恩與敬拜、紀念神的作為,教導後代,神與祂子民同在,榮耀降臨賜下勝利。願信心的旗幟在一代又一代的心中揮舞飄揚。
(門諾會美崙教會10/23每日靈修)
「摩西築了一座壇,起名叫耶和華尼西。又說,耶和華已起誓,必世世代代和亞瑪力人爭戰。」(15-16)
(門諾會美崙教會10/23每日靈修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