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出埃及記第15章】
一、本章內容
1. 摩西與以色列人大大讚美神(1-18)
 2. 米利暗帶領婦女讚美(19-21)
 3. 瑪拉的苦水變甜水(22-27)
  
二、思考/應用
1. 歡呼敬拜
「那時,摩西和以色列人向耶和華唱歌說:我要向耶和華歌唱,因祂大大戰勝,將馬和騎馬的投在海中。」(1)
 以色列人剛經歷紅海的神蹟,第一個反應不是慶功,而是歡呼敬拜。神的兒女當像「摩西之歌」,天天為神奇妙拯救,向神歡呼歌唱。「因祂」就不一樣,「有神」就大大得勝,不是靠我們。操練唱喜樂、信心的歌,靠主恩跨過艱難,看見不可能成為可能。
一、本章內容
1. 摩西與以色列人大大讚美神(1-18)
二、思考/應用
1. 歡呼敬拜
「那時,摩西和以色列人向耶和華唱歌說:我要向耶和華歌唱,因祂大大戰勝,將馬和騎馬的投在海中。」(1)
2. 認識真神
「耶和華是我的力量,我的詩歌,也成了我的拯救。這是我的上帝,我要讚美祂,是我父親的上帝,我要尊崇祂。耶和華是戰士;祂的名是耶和華。」(2-3)
 你所信的神是誰?摩西和以色列百姓親身經歷,他們見證說:神是…我的力量(2)、我的詩歌(2)、我的拯救(2)、戰士(3)、有能力(4、6)、掌管自然(5、8水、10風)、行審判(7)、慈愛(13)、王(18)、醫治(26)。對神的認識,從「聽說」變為「親身經歷」。
「耶和華是我的力量,我的詩歌,也成了我的拯救。這是我的上帝,我要讚美祂,是我父親的上帝,我要尊崇祂。耶和華是戰士;祂的名是耶和華。」(2-3)
3. 親身經歷
「…這是我的上帝,我要讚美祂,是我父親的上帝,我要尊崇祂」(2)
 信仰不能一直停留在「亞伯拉罕、以撒、雅各的神」,更要「是我的神…是我父親的神…」。信仰的傳承延續父母的信仰很重要,但信仰更需要親身經歷、真實與主相遇。從「父親的神」到「我的神」。
「…這是我的上帝,我要讚美祂,是我父親的上帝,我要尊崇祂」(2)
4. 神的名字
「耶和華是戰士;祂的名是耶和華。」(3)
 耶和華神是自有、永有,昔在、以後永在的神。祂的名是耶和華以勒(創22:14必預備),耶和華拉法(出15:26祂醫治),耶和華尼西(出17:15祂是我們的旌旗),耶和華沙龍(士6:24祂賜平安),耶和華羅以(詩23:1祂是我們的牧者),耶和華齊根努(耶23:6祂是我們的義),耶和華沙瑪(結48:35祂與我們同在)。
「耶和華是戰士;祂的名是耶和華。」(3)
5. 獨一真神
「耶和華啊,你的右手施展能力,顯出榮耀;耶和華啊,你的右手摔碎仇敵。你大發威嚴,推翻那些起來攻擊你的;你發出烈怒(如火),燒滅他們像燒碎稭一樣。你發鼻中的氣,水便聚起成堆,大水直立如壘,海中的深水凝結。」(6-8)
 「你叫風一吹,海就把他們淹沒;他們如鉛沉在大水之中。耶和華啊,眾神之中,誰能像你?誰能像你-至聖至榮,可頌可畏,施行奇事?」(10-11)
 人造的神,有眼不能看、有耳不能聽、有鼻不能聞、有腳不能動…。但真神能力無可比擬,祂施展大能,叫人敬畏。眾神之中,誰能像您?至聖至榮、可頌可畏。神的榮耀無人能及,神的聖潔令人敬畏。
「耶和華啊,你的右手施展能力,顯出榮耀;耶和華啊,你的右手摔碎仇敵。你大發威嚴,推翻那些起來攻擊你的;你發出烈怒(如火),燒滅他們像燒碎稭一樣。你發鼻中的氣,水便聚起成堆,大水直立如壘,海中的深水凝結。」(6-8)
6. 慈愛救贖
「你憑慈愛領了你所贖的百姓;你憑能力引他們到了你的聖所。」(13)
 慈愛、祝福、進入應許之地是神的本意。離開埃及、走過曠野,才得以進入迦南美地。「憑慈愛」不是以色列人配得,而是神憐憫慈愛的拯救。「所贖的百姓」指過去為奴,今天因基督的寶血得釋放。「憑能力引他們」得拯救,非因我們夠好,乃因神的恩典與能力。「到了你的聖所」神要把我們帶到祂面前,享受神的同在。
「你憑慈愛領了你所贖的百姓;你憑能力引他們到了你的聖所。」(13)
7. 神的同在
「你要將他們領進去,栽於你產業的山上-耶和華啊,就是你為自己所造的住處;主啊,就是你手所建立的聖所。」(17)
 神帶領以色列百姓走出埃及的轄制,要走向何方?不是「自由世界」,而是神的山、神的聖所、「神的同在」。神要把我們從埃及「拔出」,「栽種」在聖山、迦南美地。哪裡有神的同在,那裡就是神的聖所,那裡就是神應許的迦南美地。神親自「引領」、「栽種」、「建立」,使我們扎根於神的同在中。
「你要將他們領進去,栽於你產業的山上-耶和華啊,就是你為自己所造的住處;主啊,就是你手所建立的聖所。」(17)
8. 作心中王
「耶和華必作王,直到永永遠遠!」(18)
 詩歌「我的心中兩個王,看看哪個比較強?」…讓主作心中王….永永遠遠。「耶和華必作王」指讓神居首作主,生命次序改變,在家庭、事奉、時間、金錢上都尊主為大。「直到永遠」說明你可以放心,無論世界怎麼變,神永遠坐寶座掌權,不被取代、不會改變。
「耶和華必作王,直到永永遠遠!」(18)
9. 生命試驗
「摩西領以色列人從紅海往前行,到了書珥的曠野,在曠野走了三天,找不著水。到了瑪拉,不能喝那裏的水;因為水苦,所以那地名叫瑪拉。百姓就向摩西發怨言說:我們喝甚麼呢?」(22-24)
 在經歷偉大神蹟、歡樂讚美(19-21)之後….竟然缺水、費盡千辛萬苦,忍耐三天經歷生死掙扎,好不容易找到水源,竟是苦水。生命面對很大的考驗/試驗,大家開始發怨言。人生有時會走進「書珥曠野」,瑪拉就好像「信心的試驗場」,我們不能靠自己、靠經驗,必須轉向神。離開怨言,選擇「禱告呼求」(25),才能看見恩典、找著出路,苦水變甜水。
「摩西領以色列人從紅海往前行,到了書珥的曠野,在曠野走了三天,找不著水。到了瑪拉,不能喝那裏的水;因為水苦,所以那地名叫瑪拉。百姓就向摩西發怨言說:我們喝甚麼呢?」(22-24)
10. 危機轉機
「摩西呼求耶和華,耶和華指示他一棵樹。他把樹丟在水裏,水就變甜了。耶和華在那裏為他們定了律例、典章,在那裏試驗他們;又說:『你若留意聽耶和華-你上帝的話,又行我眼中看為正的事,留心聽我的誡命,守我一切的律例,我就不將所加與埃及人的疾病加在你身上,因為我-耶和華是醫治你的』。他們到了以琳,在那裏有十二股水泉,七十棵棕樹;他們就在那裏的水邊安營。」(25-27)
 摩西的方法是:禱告神指示順服經歷神(25) 更加豐盛(27)。轉危為安、化危機為轉機、經歷豐盛恩典的關鍵,就是尋求神、信靠神。神沒有直接讓水變甜,而是「指示他一棵樹」,讓人的順服看見神蹟和改變。這棵樹預表基督的十字架,當十字架進入我們悲苦的生命,能醫治並發出甜水的生命。在危機中看見轉機,生命不再一樣。
(門諾會美崙教會10/21每日靈修)
「摩西呼求耶和華,耶和華指示他一棵樹。他把樹丟在水裏,水就變甜了。耶和華在那裏為他們定了律例、典章,在那裏試驗他們;又說:『你若留意聽耶和華-你上帝的話,又行我眼中看為正的事,留心聽我的誡命,守我一切的律例,我就不將所加與埃及人的疾病加在你身上,因為我-耶和華是醫治你的』。他們到了以琳,在那裏有十二股水泉,七十棵棕樹;他們就在那裏的水邊安營。」(25-27)
(門諾會美崙教會10/21每日靈修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